close
時間又接近中秋時分,每次講到秋天就會多一份感傷離別的氛圍,
葉子轉紅轉黃漸漸變枯,結實飽滿的果實在樹上準備等著採收,
秋天也是以前獵人開始打獵的季節,生物們準備存糧過冬,
秋天是乎都是為了迎接冬天的到來而做準備的季節一樣。
現在是九月份明明已經正正當當的進入秋天的節氣,
也為了接近的中秋節日,開心的準備著烤肉賞月和吃著月餅、柚子;
天氣雖沒有夏天那般來的酷熱難耐,但也不過只是在傍晚時才顯得熱氣消散些。
台灣一直標榜著四季如春,也因為這個原因,才無法欣賞到四季分明的變化,
非要登上幾百、千公尺的山頂上,才能體驗摸到雪的興奮感,
就連有時候非雪是霜的情況下,也可見得新聞報導熱烈,遊客更能自娛怡人;
仰或者,必須搭飛機至鄰近東北亞,享受著大雪紛飛,口吐白煙的顫慄感。
為什麼明明想寫的是詩仙堂,卻扯到一堆秋殤之類的話呢?!
明明想提的是楓紅,沒辦法,誰叫台灣的天氣楓紅季節是在冬天,
連想看個楓葉,也只能到開車好幾個小時的深山裡去看。唉。閑話休止。
自從三月初去趟京都之後,就一直有些忘懷和感傷;忘懷難免,何來感傷?
那就是行前功課還是做的太少了,自回台灣後,還是持續搜尋相關京都的資訊,
這才發現自已錯過太多町家咖啡店和路過太多自以為不起眼的景點。殘念。
記得在京都行前,想起一位常去日本的美容師說過的話「有些景點都是因為自已的認知而錯過」。
是啊。這句話一直都還記得,不要因為自我的想法,所以才會多看旅遊書,多上網搜尋資料。
但還是犯了這樣的錯誤,詩仙堂,就是這樣被路過,其實路過的說法也不怎麼適當;
畢竟也是進入過詩仙堂的大門,只是未進內部參觀,也只能怪當時候拝觀費有限,
京都,懂得保護自已的古蹟。任一間或任二間寺廟的拝觀料,就足夠支付在京都的一頓餐費;
雖然想要像舒國治先生所寫的「京都門外漢 」那般瀟灑,只在門外觀賞,而不入其內,
但也是因當時現實的考量之下,才會無奈的做出取捨,而詩仙堂就是這樣被犧牲掉。
詩仙堂的入口不大,用枯竹所搭成的圍籬,走在石階上兩旁則是靠著竹蔭遮蔽,
進入用茅草搭建的「老梅関の門」,就這在止步,卻也停留有十分鐘之久,
很喜歡詩仙堂的閑靜氛圍,「嘯月樓」前只單單種植一顆櫻樹,
周圍用杜鵑樹叢圍繞,地上一小部份則是有著枯山水的迴旋特色,
是想讓人站著,閉上眼睛,恣意享受陽光的灑落身上的享受,
就像靜靜的坐在寶泉院內的額緣庭園,觀賞五葉之松是一樣的道理。
提到日本會先想到的是賞櫻,反倒是賞楓,卻沒怎麼被人所提起;
在日本賞楓會先想到的是北海道,再來即是京都,為什麼呢?
又是為了那只差相隔一禮拜就可以看見整個染紅的北海道而悼念,
而京都呢?則是看過眾多格友和版主們的介紹下,加上搜集資料的結果。
對於櫻的粉紅,相對楓的紅,更顯得令人驚豔不已,視覺的刺激就夠豐富,
且楓紅中,穿插著來不及紅的黃和未黃的綠,三色微妙變化,是佔記憶體的原兇。
紅,是生氣盎然的耀眼色,天上和地上都是一片紅,落葉也繽紛,
有機會也想看一次楓紅,真正的滿樹通紅,而不是只是萬綠叢中那麼一點的紅而已。
其實寫一大段落文章,只是想出國去看楓紅而已。。。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